- · 《光电工程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光电工程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- · 《光电工程》期刊栏目设[04/29]
- · 光电工程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走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线--记八达光电科技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设备智能化不仅提高了人工效率,规避了潜在的生产安全风险,还增强了产品管控力度,实现“边做边检”,真正意义上提高了产品质量。如今,八达是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解决方
设备智能化不仅提高了人工效率,规避了潜在的生产安全风险,还增强了产品管控力度,实现“边做边检”,真正意义上提高了产品质量。如今,八达是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,产品包括整车高压线束、高压大电流连接器、充放电枪、快换连接器、电池包母排、高压配电盒,充电桩等系列产品。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12年,细分市场份额达到15%以上,目前相关产品累计配套各类新能源汽车数量达120多万台。作为新能源汽车上的三电产品,企业的使命是致力于让新能源汽车更安全、更高效。
智能化改造在疫情期间也发挥了大作用,一台台机械手成了破局的关键,充当起企业达产达效的“急先锋”。刘滨峰说,坚持通过产品质量和技术领先开创市场蓝海区域,进入全球高端制造行列,继续为温州制造加速向品质智造转变奋进。
2010年末,正是在刘滨峰以仓储管理为起点,对企业管理模式全面改造的过程中,经过努力对接,企业第一次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达成加工生产零部件的合作协议。
随着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的发展不断成熟,刘滨峰将自己原本与父辈企业相融合的产业进行划分。
他认为,正是由于走在行业发展前列的布局,以及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的国产化,让原本大部分由国外生产的高压连接器产品,也能在八达光电自主生产。如今,企业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共90项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、实用新型专利75项,外观专利8项,软件著作2项,受理PTC发明专利1项,个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,实用新型专利14项,外观专利2项。
“回想创业初期的那段岁月,团队充满激情,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开发设计,供应链搭建,试制验证,产线规划中。”他说,当时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,按时交付样件,他拉着模具供应商连续几个晚上讨论方案到深夜,随着业务开始步入正轨,开始思考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首先客户资源是龙头,其次是聚人才,然后是产品技术路线规划,掌握核心技术做到进口替代,最后做到超越和引领。
他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,10多年来从刚开始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初级加工,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连接系统核心技术90项。34岁他成为年产值超5亿的企业掌舵人,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所掌握的核心技术,他所在的公司已经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行业第一线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来源:温州新闻客户端
智能技术改造细分市场份额15%以上
一边,与同济大学展开高压集成控制器项目的技术合作,另一边与各大中院校进行技术合作交流,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。近三年共计研发项目18项,共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8项,先后荣获“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”“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”“ 省级企业研究院”等荣誉。
他是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滨峰。
【来源:温州民营经济发布】
从2011年开始,随着首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下线,刘滨峰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领域。
而在与北汽、长安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商长期合作的基础上,刘滨峰把目光投向全球电动汽车标杆企业“特斯拉”,致力开发高端电动汽车零部件,解决电动汽车在最高时速和加速上的性能限制。2015年以来,刘滨峰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,每年投入数千万元,引入立体仓库、建成数字化工厂、进行信息化管理、打通工业数据链,实现了企业高效快速响应的制造能力。
“我们从技术含量最低的产品代加工开始,经过近2年的技术攻坚,解决了关键材料、生产工艺以及供应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。”
作为一名80后,刘滨峰是一个有想法的人。2010年,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(汽车工程)专业的他,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汽车行业。
从代加工开始取得知识产权90项
文章来源:《光电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gdgc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5/589.html